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發表2000年度外籍學生調查報告 |
一、 美國兩千年外籍學生統計報告根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t'l Education, IIE)2000年將出版之「Open Doors」年度國際教育報告,本(1999-2000)學年度在美國大學校院留學之外籍學生總數為514,72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五。「Open Doors」指出,前述百分之五的增加是過去十年來的次高紀錄,在美國的外籍學生在過去兩年有持續的成長,根據國務院教育及文化事務助理國務卿William B. Bader指出:「外籍學生在(美國)校園的持續成長是慶祝國際教育週的最佳方式之一,今年,根據「Open Doors」的報告,目前在美國的外籍學生首度超過五十萬人,這個數字指出了美國大學校院在加強美國與其他國家友好關係中所扮演的中心角色。」Mr. Bader 繼續指出:「當這些(外籍)學生返國後,伴隨他們的是對美國價值觀、文化、及社會的欣賞,而這些均有助於促進雙邊的經貿及文化關係。增進此類國際交流的成功是國際教育週的目標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國務院及教育部贊助此項活動的原因。」IIE 總裁Allan E. Goodman指出:「美國大學校院外籍學生的增加提供了美國學生學習及與來自不同文化人士共事的機會。雖然美國仍舊是外籍學生留學國的首要選擇,在過去十年來外籍學生(佔大學生)的比例卻從百分之四十下降至百分之三十。為了經濟及政策的考量,我們必須確保美國依然吸引人數逐漸增加的外籍學生。」本年度外籍學生人數的增加反應了連續二年來自大陸地區 (本年度增加了百分之七,總人數達54,466人)及印度(本年度成長百分之十三,總人數42,337人)顯著增加的留學生。而韓國已從其經濟危機中復甦,來自韓國的留學生增加了百分之五(總數41,191人),來自日本的留學生僅增加了百分之一(46,872人),維持連續七年來的最低成長趨勢。日本是1995-98留美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去年開始為大陸地區所取代。2000 年「Open Doors」指出亞洲許多地區之留學生因為經濟因素而減少,包含印尼(下降百分之七,11,300人)、泰國(下降百分之十二,10,983人)、香港(下降百分之十四,7,545人),特別是馬來西亞,從前十名的國家到本年度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二(9,074人)。而有顯著成長的國家包含了墨西哥(增加百分之十,10,607人)、巴西(增加百分之十,8,600人)及土耳其(增加百分之八,10,100人),上述三個國家本年度擠進(留美學生)前十名的國家。(譯者註:中華民國台灣本年留美學生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8%,總人數為29,234人,據推測可能因素為留學市場分散,國內高等教育機會增加,及就業市場考量。)2000 年「Open Doors」指出雖然外籍學生僅佔全美高等教育學生數的百分之三,但每年對美國經濟,含學雜費、生活費及相關支出等貢獻超過十二億美元。超過百分之七十五的外籍學生其財務來源為其個人、家庭,或其他美國以外的地區。 (美國)商務部的數據指出美國高等教育為其國內第五大的服務業出口,因為這些(外籍)學生將資金帶入(美)國內經濟並提供其就學地區(州)財務收入,包括食宿費用、書籍文具、交通、醫療保險、家庭成員開銷及其他雜項支出。雖然自 1993年以來在(美國)各類型高等教育機構的外籍學生共成長了百分之十五,但主要增加的部份在社區學院,在同時期有百分之四十六的成長,單是1999年即增加了百分之六,總人數達85,817人。根據「 Open Doors」編輯Todd David指出:「外籍學生開始如同美國學生一般運用社區學院,也就是以低廉的學費獲取優良的教育,外籍學生的增加有助於(社區學院)的國際化,此項特點格外重要,因為社區學院的(美國)學生到目前為止極少至海外留學。」二、 2000年「Open Doors」留美外籍學生重要數據亞洲學生佔所有外籍學生的 54%,比去前同期成長了2%,其次為歐洲(78,485人,成長6%)、中南美洲(62,098人,成長12%)、中東(34,897人,成長6%)、非洲(30,292人,成長16%)及北美洲(24,128人,成長4%)。紐約大學成為首選 :本年度,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首度成為擁有最多外籍學生的學校(4,890人),其次為南加大(4,564人)、哥倫比亞大學(4,532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4,154人)、普度大學主校區(4,133人)、及波士頓大學(4,126人)。共有125所美國大學校院有超過1,000名的外籍學生。其中排名前二十五名的學校各有超過2,500名的外籍學生。加州為美國各州中有最多外籍學生的地區,其次為紐約州 (成長6%,55,085人)、德州(成長11%,35,860人)、麻州(成長1.5%,28,192人)、佛羅里達州(成長9%,24,827人)及伊利諾州(成長8%,22,807人),在上述各州中,德州的外籍學生成長率連續二年居冠,而麻州則連續第二年維持相同成長率。以城市論,紐約市為外籍學生的首選,共有 30,378名外籍學生在市內五個行政區內的大學校院就讀,而有44,772的外籍學生在五十英哩範圍內的衛星區域就讀。超過所有514,723名外籍學生百分之二十就讀於(美)國內3100個郡其中的十個郡,而幾乎半數(外籍學生)就讀於其他50個郡。根據「Open Doors」,24,574名外籍學生就讀於華府方圓50哩的地區,25,604人在波士頓地區,24,722人在洛杉磯地區。其他排名領先的城市包括芝加哥(13,607人)及舊金山(13,275人),外籍學生集中於主要都會區的現象反應了這些都市藉由(外籍學生)擴展其財務、資訊、科技、媒體、服務業、教育及工業的全球化觸角。外籍學生對美國經濟的貢獻超過十二億美元,主要係經由學費及生活費的支出,超過三分之二的外籍學生其主要經濟來源係其家庭及個人財源。超過四分之三的學生其經濟來源為美國以外的地區。 外籍學生就讀的主要科系依次為商業及管理 (20%)、工程(15%)及數學與資訊科學(19%,本項成長最為迅速,比去年同期成長了17%)。IIE 自1949年以來即從事外籍學生的統計研究。數據的資料來源為對(美)國內2,700所認可之大學校院之問卷調查,回收率為92%。「Open Doors」也統計美國大學校院的外籍學者、選讀短期英語課程(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IEP)的外籍學生,及美國學生至海外留學人數等。三、美國大學校院外籍學者 本年度在美國學術機構中共有 74,571名外籍學者,比去年(1998-99)的70,501人增加了5.8%,增加的主要原因為來自大陸地區及印度連續五年來美學者的人數成長。百分之四十三在美的外籍學者來自亞洲、本年人數成長率為8.4%,大陸地區的留美學者成長了11.6%,印度則成長了12.8%。幾乎四分之一的外籍學者來自上述兩個國家。來自歐洲的留美外籍學者本年僅緩慢成長2.3%,總人數為27,214人,佔所有外籍學者36%,主要來自德國(5,016人)、俄羅斯(3,195人)、法國(3,076人)及英國(2,916人),在所有歐洲國家中,俄羅斯留美學者成長最為快速(18.6%,留美學者排名世界第七)。研究是大多數外籍學者的主要活動,佔76.5%,大部份學者的研究領域為醫學(health science,佔23.8%),其次為生命科學(life science,佔16.8%)。再其次則為與其母國經濟發展有關的科技,包括物理(14.8%) 及工程(11.9%),雖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迅速,但研究商業的學者僅2.4%。( 譯者註:本年中華民國留美學者為1,200人,較去年同期之1209人減少0.7%,佔所有留美外籍學者之1.6%,排名世界第十三位。)四、選讀短期英語課程 (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s, IEP)之外籍學生在 1999年共有73,357名留美外籍學生選讀IEP,其中44%來自三個亞洲國家(日本、南韓及中華民國)。本年度三個IEP專業協會:IIE、AAIEP及UCIEP決定開始蒐集全(美)國選讀IEP之外籍學生數據。本項調查是根據針對IEP所訂定的標準所進行,外籍學生的就讀時間自199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調查也區分了個別學生及"學生週"(Student-week,意即每一學生學習一週),本調查對象也僅限於AAIEP及UCIEP之會員。在前述兩個組織的257個會員中,共回收158項課程,回收率為61.5%。在 1999年中,共有73,357名外籍學生留美選讀IEP,換算為694,767個"學生週"。根據目前的回收情形,上項數據遠低於實際的就學人數。而選讀IEP的外籍學生主要來自三個國家:日本(17,123人)、韓國(7,714人)及中華民國(7,591人)等三國即佔本類外籍學生人數的44%。中南美洲國家亦不遑多讓,巴西(5,699人)、哥倫比亞(2,416人)、委內瑞拉(1,830人)及墨西哥(1,513人)總共佔IEP學生數的15%。五、美國學生至海外留學情形 根據 2000年「Open Doors」之報告,在1998-99年,美國大學校院至海外求學的人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14%。據助理國務卿William Bader指出:「美國大學校院藉由鼓勵更多學生至海外求學,協助拓展其公民對全球事務的認知,並為促進彼此瞭解及架構美好未來奠定了基礎。柯林頓總統亦於去年四月簡介其國際教育政策時要求增加海外求學活動,而「Open Doors」的報告正顯示美國大學校院正逐漸認知到海外留學所帶來的益處。」Mr. Bader 繼續指出:「當國際教育週開始的今天,國務院及教育部正尋求如何展示學校及社區鼓勵其學生至國外留學所獲得的益處。」前述 14%的成長率持續了近二年來連續二位數字的海外留學成長率(1997-98年的15%,及1998-99年的11%)。在過去四年中美國學生至海外留學的人數增加了45%以上。根據 IIE總裁Allan E. Goodman指出:「美國留學海外學生人數的大幅成長反應了許多美國大學校院的努力,以及學生本身逐漸認知到,如果想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中成功,就必須具備國際視野。」Mr. Goodman 繼續指出:「雖然許多大學十分努力(鼓勵海外留學)、然而此類學生仍僅佔所有學生人數的極少部份。大多數美國學生從未至國外求學,正因為國際經驗對今日的年輕專業人員及國家利益十分重要,IIE將與大學校院及學生本身持續推動增加美國學生至海外留學的人數。」為使學生更容易獲得海外留學機會的資訊, IIE於去年起即設立了一個互動式的網站(網址為www.iiepassport.org)其中有5000筆全世界海外留(遊)學的資料。該項服務使學生可依地點、學習領域、費用、抵免學分,及獎學金等三十五項條件選擇適合其個別需要的課程,IIE也擴展了另一個提供教育工作者使用的網站(openingminds.org)以提供國際教育資源。2000 年「Open Doors」所顯示的主要海外留學趨勢為短期停留學習(通常少於八週),超過半數的大學部及碩士班生選擇於寒暑假期間或其他短期課程,而非學期之中或長達一學期的課程。在所有美國學生中,選擇短期課程的比例十三年來自28%上升至目前的46%。 在1998-99年,海外留學的學生中超過90%僅停留一學期以下。根據「 Open Doors」編輯Todd Davis指出:「海外遊學目前已融入各領域的正式課程,所以,環境科系的學生可能前往厄瓜多學習,商業科系的學生可能在暑期於日本進修企業管理。當然,長期停留海外求學有助於(異國)文化學習,然而短期留學在某些方面"更符合"部份學生的需求。」本年度海外留學人數的增加也顯示大學中此類課程 (活動)的大幅成長。「Open Doors」指出11所美國大學,主要為研究型大學,提供海外留學的學分予校內一千名以上的學生。楊百翰大學有最多學生至國外求學,其次為密西根州大、德州大學、賓州大學、紐約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邁阿密大學、北卡羅萊納大學(Chapel Hill)、亞歷桑那大學、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及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 Open Doors」也連續第二年報導海外留學參與率,亦即大學校院學生中曾至海外留學的比例。十所小型學校,大多係僅提供大學部課程的學校,於本年的調查中再度領先。聖奧列弗學校(St. Olaf College)有80%的學生曾至海外留學。其次為科羅拉多學院、三一(Trinity)學院、貝茲(Bates)學院、李(Lee)大學、卡拉馬助(Kalamazoo)學院、艾克(Eckerd)學院、葛生(Goshen)學院、伍夫(Wofford)學院及奧斯汀(Austin)學院。本年度發現海外留學的趨勢尚包括:商業及技術學科的學生人數增加、學生參與海外實習及工讀課程、前往拉丁美洲及其他國家的學生逐漸增加。而「 Open Doors」本年也首度調查參與實習及工讀課程的學生、各大學校院復稱此類學生共有5,304人。六、美國學生至海外留學之重要數據 至非傳統地區留學的美國學生逐漸增加:雖然歐洲國仍是美國學生至海外留學的最愛 (68%),然而此項比例已較1985/86年度降低了18%。前往拉丁美洲的學生則加倍成長,從1985年的7%上升至目前的15%。其他有漸增美國留學生的地區包括中東(成長率為60%)、非洲(上升20%)、大洋洲(上升28%)、亞洲(上升14%)及加勒比海地區(上升33%)。許多以往僅有少數美國學生的國家本年的人數則大幅成長,如巴西 (594人,上升7%)、古巴(498人,上升172%)、埃及(267人,上升38%)、匈牙利(448人,上升13%)、捷克(999人,上升19%)、尼泊爾(296人,上升25%)及南非(891人,上升44%)。除墨西哥之外,前十二名有美國留學生的國家其人數均有成長。依次為英國 (27,720人,上升7%)、西班牙(12,292人,上升18%)、意大利(11,281人,上升11%)、法國(10,479人,上升7%)、墨西哥(7,363人,下降3%)、澳洲(5,368人,上升23%)、德國(4,534人,上升9%)、哥斯大黎加(3,449人,上升16%)、以色列(3,302人,上升66%)、愛爾蘭(3,073人,上升22%)、日本(2,485人,上升9%)及大陸地區(2278人,上升8%)。(譯者註:本年前往台灣的美國學生為165人,較去年增加3人)美國學生至海外留學選擇的學科依次為:科學 (20%)、人文(15%)、商業及管理(18%)、外語(8%)、藝術(8%)、物理(7%)、教育(4%)、醫學(4%)、工程(3%)及數學或資訊科學(2%)。
|
*資料來源: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中文譯稿由國際文教處提供。 |